第2节 发酵过程的pH控制(2学时)
菌体自溶及发酵后期pH上升
使用精密pH试纸进行快速测量
优点:简单快捷
缺点:精度有限
使用实验室酸度计测量
优点:精度较高
缺点:需取样操作
罐外取样测量的局限性: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管理,实时性差
使用发酵专用复合pH电极 + pH显示仪表
基础料中若含有玉米浆(pH呈酸性),必须调节pH
若要控制灭菌后pH在6.0,灭菌前pH需调到6.5-6.8
根据糖氮消耗需要补料调节pH(无矛盾时采用):
优点:既调节pH又补充营养
当补料与调pH发生矛盾时,直接加酸碱调节
缓冲介质对酶活力的影响:
示例:天冬酰胺酶在4种缓冲介质中酶活力不同(甘氨酸介质在pH8.0时酶活力最高)
适当调整C/N比:C/N高时pH降低;C/N低时pH上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