氧气传递与消耗机制分析
产物形成期的氧消耗与菌体生长期的最大需氧量一致
产物形成期的最大需氧量超过菌体生长期的最大需氧量
产物形成期的最大需氧量低于菌体生长期的最大需氧量
关键控制点:掌握不同微生物在各阶段的需氧情况,才能对发酵生产进行良好控制
与发酵液成分和浓度有关
与微生物种类、特性和生理状态有关
单细胞细菌和酵母不存在此阻力
菌丝菌(如霉菌)此阻力最突出
与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相关
氧分子与细胞内呼吸酶系反应时的阻力
与微生物种类、生理特性有关
其中:
其中:
H为亨利常数 (atm·m³/kmol O₂)
由于H很大,液膜阻力远大于气膜阻力,通常以(C* - C)为溶氧推动力计算传氧速率
| 符号 | 名称 | 推动力 |
|---|---|---|
| KLa | 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 | 浓度差 |
| KGa | 以氧分压差为推动力的溶氧系数 | 压力差 |
| Kd | 亚硫酸盐氧化值 | 压力差 |
| Kv | 与Kd相同,单位不同 | 压力差 |
每1mol溶氧可氧化2mol Na₂SO₃,消耗4mol Na₂S₂O₃
其中:
原理:电极产生电流强度与测量液体中溶氧浓度成正比
标定:
其中: